“朝中圣旨已至,西南军情紧急,众将务须多礼!”
说完,岐王不待众将起身,便立时道:
“邵阳郡黄安县,叛军匪首郝元化,派遣麾下匪兵,蛊惑难民,趁乱冲击县城,占据朝廷物资,正式竖旗造反。振翼营主将朱栋前往镇压,大败而归!”
帐中一众将领在此前,早就从各种小道消息之上,得知现下岐王召集众将,所为的事情不小。
但当他们当真听到这消息的时候,还是心中惊讶怀疑。
原本的叛军,被他们以大军重重围攻在安顺郡郡中。便是有叛军能够偷偷离开,人数也绝对不会太多。
就凭这支人马,加上一群难民,就能够攻下一座城池?这未免,也太不把夏国各地官府、驻军,当回事了吧!
不过纵使不信,这话却是自岐王,以及朝廷旨意之上得知的,众将也只好相信。
只听得岐王接着道:
“邵阳郡乃我西南要地,联系各郡,不容有失。朝廷有令,我西南边军必须尽快收服!”
众将闻言,当即二话不说,开口争道:
“请大帅下令吧!”
“大帅,末将愿领部众,为大军先锋!”
“……”
众将请战之声,此起彼伏。
这段时间,因为边军最紧要的军务,还是维系朝廷在西南的统治,重新恢复秩序。面对安顺郡叛军,也多是忍让。
都是骄兵悍将,如何能够承受?他们心中,早憋着一团火了。
如今听到能够出兵剿灭叛军,一个个的自然是无比激动,争先恐后的请战,生怕落于人后。
帅帐之中,略显嘈杂。
岐王眼神一抬,快速扫视在场将领一眼。
众将顿时嘘声,低头等候岐王训示。
岐王见状,微微顿了顿,方才开口道:
“不过本王,倒是和朝廷的意见相反!”
“伤敌十指,不如断敌一指!安顺郡叛军被我大军围困数月,虽然动弹不得,却也让这伙叛军修整训练,不似此前那般乌合之众。此时放过,就是让这群叛军得出牢笼,日后想要收服,只怕更为困难!反倒是黄安县的叛军,虽坐拥众多的朝廷物资,但缺少甲胄兵器、精锐叛军,短时间之内难成大势!”
“本王认为,当集结重兵,攻伐安顺郡。黄安县那边,只需抽调附近兵马以作牵制,使其不能短时间壮大便可!”
听到岐王的话,众将下意识地面面相觑,不敢多言。
只以兵法战略之上看,岐王的主意想法,显然更符合实际情况。只要安顺郡叛军被剿灭,黄安县那些难民组成的叛军,又有什么?
可说是这般说,但众将此时,却没有一个敢出言符合岐王的主意。
要知道,朝廷的旨意,是要先全力收复黄安县,以免邵阳郡这个关键之地落入叛军之手。
这些将领可没有岐王这皇子亲王的身份,怎么胆敢明着违逆朝廷的旨意呢?
岐王眼中闪过厉色,猛地站起身来,右手高高举起这西南边军的帅印,高声道:
“朝廷旨意,本王决意不受!父皇怪罪,本王一力承担。众将,听令!”
众将见帅印在手,深吸一口气,当即躬身行礼,朗声道:
“唯大帅之命马首是瞻!”
“全力进剿安顺郡叛军!”
“谨遵大帅之令。”众将齐声喝道。
众将没有意见,接下来便是岐王给各营兵马布置军令。
等到一切安排妥当,众将纷纷退下整顿兵马,仅剩下岐王一人,负手立于帅帐之中,望着帐中的行军图,不断推敲着计划是否有所疏漏。
就在此时,冯处与鹤音姑娘掀开帅帐,缓步走入。
“殿下!”
岐王回过神来,扭头看向二人,微微点头,开口道:
“都安排下去了!”
冯处闻言,微微一叹,忍不住苦笑道:
“殿下这次便是平定了叛乱,只怕也要被朝中百官,以违抗圣旨的罪名责难了……”
便是岐王维系夏国在西南的统治、治理瘟疫,还干脆利落地扫除了叛军,这些功劳苦劳,之后也会因为抗旨一事,而尽数削去。等事情落定,十有八九还得归京圈禁。
想到这里,冯处便极为心累地叹息了一声。
早知道还是要圈禁,当初岐王执意要入西南坐镇的时候,他又何必要向夏皇,请下那道让岐王坐镇西南边军的密旨,以在事后堵住朝中百官的嘴?
无用之功啊!
岐王见状,微微摇头,道:
“无妨!圈禁而已,本王又不是没有被圈过。若是能够尽快平定叛乱,这不过是小事而已……”
这个时候,鹤音却是忽然抿嘴道:
“还请殿下、冯大人安心,小姐那边早有谋划,殿下不会有事的!”
岐王闻言,忍不住翻了个白眼,道:
“瑛瑶那边,到底搞了什么事?你要是实在不说,就别动不动拿出来吊本王的胃口!”
鹤音闻言,轻笑一声,低头后退,不再多言。
岐王有些头疼地揉了揉眉心,看向冯处道:
“你还是二品绣衣使呢,都不知道她们在做什么!”
冯处闻言,嘴角一抽,脸上更是苦涩,道:
“小姐的手段厉害,自从臣把麾下的绣衣使,尽数交到小姐的手中之后,臣便再也看不清小姐的谋划了。”
岐王看着冯处有些窘迫的模样,不由失笑一声。
----------------
云国,邕州大营。
营门缓缓打开,便听到轰隆隆宛若鸣雷游走之声传来,地面都微微震动起来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